过年就是过“年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春节”。在旧的习俗中,过年从年末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才结束,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过年”,也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春节期间”。而如果从备年货开始算起,大约是从年末十二月十五六就进入了年关大忙。
除夕则是在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这一天被称为“岁除”,意味着旧年将结束,新年将到来。除夕两个字分别表示“除去”和“夜晚”,意思是指除旧迎新的夜晚。其它常用的称呼包括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间是在年末的最后一个晚上。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人们也称之为新春、新岁、岁旦等,平时口头上经常叫做过年或者过大年。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岁首祈岁祭祀。这样的祭祀活动代表了古人对于天地伟力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祖先的怀念和敬重。春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传承和发展中蕴含了着深入人心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过年期间还有许多传统的年俗,其中一些被编成了成为民谣。例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