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0日下午,上海市奉贤中学校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小何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向同班同学韦韦身上连刺6刀,韦韦随后被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晚12时许死亡。
事发后小何已被警方控制。两人为同班同学,虽然平时有过一些小矛盾,但在其他同学眼里,两人关系良好,而且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前列。在得知发生命案后,同学都感到很意外。记者调查时发现,虽然两人平时有过一些小磨擦,但让两名平时文静的学生,最后演变到一方残忍地杀害对方,动机很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
我儿子今年5岁,每次和姐姐玩游戏,都必须要赢,哪怕使用作弊手段。赢的时候很开心,如果输了就会大吵大叫闹脾气。时间久了,姐姐都不爱和他玩了。
大到杀人,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闹。如何面对“输”,是中国孩子从小到大,普遍缺乏的一种教育。
失败
想要赢必须先学会怎么输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在说明这个道理,想要赢必须学会怎么输。
举个例子,学滑雪,不摔几次是学不会刹停的。00后出生的小孩,父母外加双方老人都当小祖宗一样捧在手心里,平时都是舍不得打骂。更别说,教育机构里、补习班里的那些老师,除了表扬孩子就是夸孩子。所以,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经不得一点挫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鼓励现在的孩子多参加一些竞技类的比赛。最简单的,拿当下北京小孩学得最火的围棋科目来说。
首先围棋是一个流行了几千年的益智竞技游戏,也是一项属于脑力的体育运动。学围棋重要的四大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专注力,还有当下最重要的:受挫能力。
围棋
为什么要参加围棋比赛?输了怎么办?受挫能力如何培养起来?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在小区里,跟70后80后一代散养不一样,平时除了到棋院上课跟同学下棋以外,想要练棋只能下网棋。
比赛时心情会紧张,当然因为是比赛,孩子都明白不是你输就是我赢,所以专注度提高,比平时下棋质量提高三倍,至少相当于平时的集体课两次课的提高。
而有了前面累积的学习过程,才有了后面波动的落差感。考不过级,全输了。还有很多在比赛现场就掉眼泪的小孩。这时候,真正的重头戏才来了!在经过平时努力上课下棋,做各种手筋题死活题。特别是到段位级别的同学,打了两三年也没升上一个级别。是该放弃,还是继续前行?我们经常听到超一流棋手说的一句话:我根本不会下棋。
孩子往往在比赛中输了棋,回来我问孩子:是否甘心?是否愿意认输?孩子答:不甘心!不愿意!
只有让孩子切身经历这样的教育过程,从努力,到看到自身就算努力也未必能达到的预期成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会轻易的害怕挫折。因为,他明白,失败对于他来说,不再是什么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也有自己短板的。这盘棋输了,就再来一盘,这次考不过下次再考。围棋想让孩子明白的就是:永不怕输,练不能停!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失败,但不会永远失败!
宫崎骏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失败没什么,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失败!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得到成功的领悟!从失败中,认清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的自己!不管是围棋还是人生,我们能在失败中获得什么,我想这才是后现代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