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1960年毕业于任阳农业中学。1963年任蒋巷大队第10生产队会计,1966年5月入党,1966年9月至1973年8月任蒋巷大队大队长,1973年9月至今任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兼任任阳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常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中文名:常德盛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任阳农业中学
出生年月:1944年7月
所获荣誉常德盛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2012年再次当选十八大党代表。荣获2011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200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乡镇企业家,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1990年、1996年省劳动模范,1991年、1996年省优秀共产党员,1983年省人大代表,1996年省党代会代表,1997年省政协委员,1998年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
同时,常德盛同志荣获苏州市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明星企业家、十佳新闻人物、勤政廉政好干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常熟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实干家、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共产党员等称号,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农民杰出的代表人物。
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2010年9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亲切看望常德盛同志和报告团成员。刘云山强调,要深入开展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精神境界,学习他富而思进、永不止步的人生追求,学习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崇高品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凝聚起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刘云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创造性的伟大事业,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像常德盛同志这样的带头人。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走在前列,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做出一番成绩,干出一番事业。
刘云山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始终落实三贴近要求,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热情讴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感人事迹,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和江苏省委联合举办。常德盛讲述了亲身经历和感受,报告团其他4位成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常德盛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首都干部群众代表800多人参加报告会。
共产党员勇挑重担——常德盛同志在1965年挑起了建设蒋巷村的重任,当时,他年仅二十出头,常德盛同志有一个信念: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施,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蒋巷村当时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山恶水吸血成行的苦地方,人民都背井离乡,人丁稀少,当时的蒋巷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们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几十年后,他成就了他的伟大梦想。蒋巷村建设成了闻名遐迩的富裕村、文明村。
清正廉洁——常德盛从不吃请,从不收礼。一次,邻村孙浜村在插秧季节面临着断电的困境,常德盛得知后,立刻派人送去二万元交电费,又支援资金帮助孙浜村购置发电机。孙浜村领导十分感激,送去一只羊腿,可常德盛却说:“对邻村给予一点帮助是应该的。”随后又把羊腿退了回去。几年来,常德盛先后退回价值五万多元的现金与礼品。然而,他却扶贫救困,1998年抗洪救灾时,一次就捐了2万元。
兢兢业业——常德盛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为了拯救一度陷入困境的企业,常德盛没日没夜地奔波着,身体累垮了,从不叫苦。终于,极度的疲劳使他病倒了,当时体温已达39.5度。可他带病继续辛劳地工作着,后因支撑不住到医务室输液。他忽然想起海门有一笔业务要谈,便又拔去针头奔赴海门……
当干部就要富民强村,就要带领老百姓走富裕路”,这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总支书记常德盛的“当官”信条。
常德盛22岁出任蒋巷大队大队长,继而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面对的却是地穷水恶,血吸虫病肆虐,“十年九涝一旱荒”的穷乡村。可常德盛知道,要根治贫穷,富民强村,唯一的出路是发展经济。39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先进知识,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带领全村村民发展经济,从本地实际出发制订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
20世纪60年代的蒋巷,河浜泥塘星罗棋布,茅草坟堆遍野,田块零乱不平。常德盛喊出了“天不一定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口号,带领全村村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治水治土系统工程,靠一根扁担两只筐,将1200亩低洼田填高了1米,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
农业上去了,但致富村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九十年代中期,常德盛提出了“三业并举,两手齐抓,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科学发展目标。在发展工业经济的道路上,他摔过跟斗,可没有气馁,在新产品一时难以打开的情况下,发扬“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的精神,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一年四季坐辆面包车,常常凌晨一、二点钟启程,本省范围内总是赶在对方上班前抵达。
一次常德盛在来回奔波途中,乘坐的面包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结果一只左眼撞瘪,整口牙齿错位,膝盖骨骨折,当场昏厥过去,安排住在常熟第二人民医院。消息传出后,全村人涌到医院前来看望,医院的走廊挤得水泄不通。院长出来干涉了,可劝阻说服都没有用,后来村里不得不动用高音喇叭叫喊,说“不要拥到医院去看望常书记了,这样会影响医生治疗,影响常书记康复!”这样才使医院拥挤的情况有所好转。
后来,常德盛的左眼视力一直不能恢复,按照医生嘱咐,一定要在半年以后动手术,可他哪有那闲工夫呢。直拖了一年多,医生上门,利用晚上时间动了手术。39年来,常德盛每年只在年初一休息一天。每天坚持早上6点半前到蒋巷村上班。被人誉为“新时代的拼命三郎”。
这几年,常德盛注重工业企业的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和诚信经营策略。自1995年起,蒋巷村每年投入技改资金在1000万元,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开发深度产品和外延产品,逐步形成了以C字型桁条、钢柱等钢结构为主导产品的20多种配套系列产品,走轻重钢结构一起上的发展路子,并在生产能力上迅速形成规模。
与此同时,常盛集团走强强联合之路,加盟江苏金土木建筑集团公司和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同时,用现代企业方法管理企业,实行诚信经营,目前已建成江苏省轻质建材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常盛牌钢结构产品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上海钢结构项目最高荣誉奖——金钢奖,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去年江苏常盛集团公司销售额达到6.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
当年穷困潦倒的蒋巷村,如今集体资产超过2亿元,已建成产品辐射大江南北的工业园、果木苍翠禽畜满园的生态种养园、四季常绿形成规模的蔬菜园、别墅洋楼重叠的村民新家园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迈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村和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圆了常德盛这位村书记39年的富民强村梦。
学习践行三严三实根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总体安排,昨天,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率队来到常熟蒋巷村,学习常德盛同志的先进事迹,从中汲取践行“三严三实”,当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的强大力量。石泰峰强调,要把学理论与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从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养分、提高境界,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在蒋巷村村史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记录了常德盛几十年来忠诚于党,干净干事,担当为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致富,把一个十年九荒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
参观结束后,石泰峰主持召开座谈会。他指出,常德盛同志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给我们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镜子,是苏州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践行“三严三实”提供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
石泰峰要求,学习常德盛精神,第一要学习常德盛同志理想、信念始终不变的坚强定力,做到勤于修身、对党忠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一再用这个比喻,强调信念的重要性。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自己同常德盛同志比一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思想上警醒起来,修身上找到标杆。开展“三严三实”活动,首要的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和“压舱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参考资料1.盘点十八大代表名单中的企业家(附简历)·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