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法,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农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农历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均值,全年12月,比回归年的365.2422日少10.88天,积以置闰。
因此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2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到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以后,就叫闰某月。
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避免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
扩展阅读此外,《太初历》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也就是说,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这种置闰方法,被一直沿用到现在。
闰二月好不好跟天气、温度、运势等有关,具体也没什么说法,因为闰二月是人为设置的,农历年和公历年的计算古人是用增加闰月的方法来算,也就是在19个农历年中增加7个闰月,如果有闰月的那一年就是有13个月,也叫闰年,全年就一般是384天或者385天,至于闰月出现在哪一个月,跟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有关,所谓“中气”就是指月中,若是含有中气的月份算正常月份,不含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而2023年的农历癸卯兔年在“闰二月”没有中气,因此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