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它尔是什么乐器,让我们了解一下。
萨它尔,维吾尔族弓拉弦鸣乐器。又称“塞他尔”,波斯语“萨”为“三”,“它尔”是弦
萨它尔历史悠久,外形与弹布尔相似,音色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演唱“十二木卡姆”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十四至十五世纪已流传在南疆喀什一带,后传至北疆和东疆,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称塞他尔。《律吕正义后编》:“司二弦一人,回名塞他尔”。
乐器介绍
萨塔尔通体木制,通长1380 毫米左右,共鸣箱为长瓢形,由整块桑木挖槽而成。上蒙薄木板,琴码上方两侧各有新月眉状音孔一个。琴杆硕长,并嵌以骨质花纹装饰。上以丝弦缠就品位十八个,音箱面板上设有 五个高音品位。十至十四个音柱分别置于琴柄正面和左侧面,上拴一根金属主奏弦和九至十 三根金属共鸣弦,码右侧上翘,致使主奏弦远离指板。演奏时竖置琴身于左腿之上,右手持马尾弓擦弦发声,左手按品位改变音高。主奏弦常规定音为d或c,共鸣弦的定弦法因人、因 地、因曲而异。右手常用连弓、分弓和顿弓等技法。左手按弦以食指为主,兼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技法 有揉、滑、颤、带等多种。高音区音色尖锐,略带金属声;中音区音色明亮优美;低音区音 色浑厚,略带沙哑声。主奏弦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多席地盘腿而坐、将琴箱竖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主奏弦。共鸣弦不拉奏,只起音响共鸣作用,以增强音量和丰富音色。由于琴杆较长,音位较宽,左手常以食指为主,兼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小指使用较少,尤其食指在演奏中起着主要作用,无论是级进还是跳进的旋律,都习惯于食指按弦。萨它尔是维吾尔族民间艺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主唱者自拉自唱,所以主奏弦的定弦也多随演唱者的嗓音而定。在喀什、莎车和伊宁等地,主奏弦多定弦为c或d,音域c—c2或d—d2 。共鸣弦定弦为:G、c、d、e、g、a、c1、d1、e1、g1、a1、c2或c、d、e、g、a、c1、d1、e1、g1、a1、c2、d2。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浑厚。弓、指法技巧较为丰富,常用的弓法有连弓、分弓、长弓、短弓、顿弓、跳弓和碎弓等;指法有揉音、擞音、打音和滑音等。在维吾尔族人民的音乐生活中,萨它尔已成为离不开的拉弦 乐器。独奏曲有《拉克木卡姆太孜迈尔乎里》等。著名演奏家有吐尔迪阿洪、乌买尔阿洪等。
现存状况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萨它尔,全长139厘米。共鸣箱瓢形,用一块桑木挖制而成,蒙以桑木薄板为面,琴箱长39厘米、最宽处16.5厘米、最厚处15厘米,面板上方开有四个圆形小音孔、呈菱形排列。琴杆桑木制,长100厘米,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设有十三个T形弦钮(正五左八),正面弦钮下方设有山口。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中、下部缠有十六个牛筋弦品。面板下方置硬木制长桥形琴马,张十三条金属弦。此琴制于1958年,工艺较为精细,琴箱背板上镶嵌有黑白相间的骨制图案花纹,通体髹以棕色油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赠予的藏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