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圆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
认为中国古代有地圆学说,主要有如下几条文献:《庄子·天下篇》引惠施: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东汉时张衡《浑天仪图注》: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三国时王蕃《浑天象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于地外,犹卵之裹黄,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其术以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日月星宿斜而回转。惠施的话,如果假定地球是圆的,可以讲得通,所以被视为地圆说的证据之一。后面两条,则已明确断言大地为球形。
所以许多人据此相信中国古代已有地圆学说。但是,所谓“地圆学说”,并不是承认地球是球形就了事了。西方地圆学说的两大要点在古希腊天文学中,地圆学说是与整个球面天文学体系——该体系直到两千多年后今天的现代天文学中仍被几乎原封不动地使用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西方的地圆说实际有两大要点:一、大地为球形二、地球与“天”相比非常之小。第一点容易理解,但第二点的重要性就不那么直观了。在球面天文学中,只有极少数情况,比如考虑地平视差、月蚀等问题时,才需要考虑地球自身的尺度,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忽略地球自身尺度的,即视地球为一个点。
这样的忽略不仅完全合理,而且非常必要。这只需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就不难明白:地球半径与地日距离两值之比约为1∶23456。而地日距离在太阳系大行星中仅位列第三,太阳系的广阔已经可想而知。如果再进而考虑银河系、河外星系……,那就更广阔无垠,地球尺度与此相比,确实可以忽略不计。
古希腊人的宇宙虽以地球为中心,但他们发展出来的球面天文学却完全可以照搬到日心宇宙和现代宇宙体系中使用——球面天文学本来就是测量和计算天体方位的,而我们人类毕竟是在地球上进行测量的。再回过头来看古代中国人关于大地的观念。古代中国人将天地比作鸡蛋,那么显然,在他们心目中,天与地的尺度是相去不远的,事实正是如此。
下面是中国古代关于天地尺度的一些数据:《尔雅·释天》:天球直径为387,000里地离天球内壳193,500里。
1.文章《地圆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援引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举报等反馈请点击此处。
2.文章《地圆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什么时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100248.com/baike/79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