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进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中德两国展开了一系列经济、科技、军事方面的合作,以增强国家实力。
德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仅用大批先进武器换取了中国的矿产,还先后派出多批职业军官来华,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这些精锐在抗战初期的一系列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这批援华抗战的职业军人中,不能不提的一位就是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
孔祥熙访问德国
法肯豪森,1878年出生于一个鄂尔敦堡的容克贵族家庭。1900年,年轻的法肯豪森少尉跟随瓦德西元帅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使得他对中国和与一衣带水的日本的两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7年,法肯豪森受德皇派遣担任驻日武官。任职期间,他深刻研究了日军及其背后这个已经成功迈向近代化之路的国家的方方面面,对日本的优劣势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为他日后来华支援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战时,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山东。法肯豪森以军人视角敏感的认识到,日本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山东的一隅之地,而是整个中国。
日军占领青岛
后来,法肯豪森被派往德国的盟国,“西亚病夫”土耳其担任军事顾问。而这个顾问团的首领便是法肯豪森后来的“贵人”,日后的“十万陆军之父”塞克特将军,两人在这一时期结下深厚友谊。
1934年,塞克特受中国邀请来华担任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是顾问团成员之一。次年,塞克特因病回国,其职务由法肯豪森接任。当时,中国军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对日战争,编制调整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截止抗战爆发,法肯豪森先后完成了二十个陆军师调整并配备德国装备。在此基础上,他还指出:武器装备不能完全依赖进口,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军事工业。
身为职业军人的法肯豪森原本任职于步兵学校,因其反对当时的德国而屡遭孤立和攻击,而这也是他深得中国信任的原因。
所以他的建议随即被接受,并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先后仿制成功了1924式步骑枪、ZB-26式轻机枪、巩式手榴弹、马克沁重机枪和82毫米迫击炮等装备。
不仅如此,在前期几次大会战中,法肯豪森不顾德国三令五申令其回国,而且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声称只要日寇一日不退,我便一日不走,甚至表示愿意随时战死在中国。
然而随着德日两国越走越近,加之德国以他的家人安危为要挟,1938年3月,法肯豪森被迫离开了他付诸半生心血的中国。回国前,他表示绝不泄露中国的军事机密以免被日寇所利用。
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法肯豪森在华任职期间,与钱卓伦将军成为了莫逆之交。他回国后被任命为德军驻比利时占领军司令官,恰好钱卓伦将军的堂妹钱秀玲女士在比利时的一家诊所做护士。
钱将军告诉妹妹,遇到麻烦可以找法肯豪森帮忙。在法肯豪森将军的帮助下,钱女士从纳粹的魔爪手中救下了百余名比利时公民。她因而被比利时人尊称为“钱夫人”。
二战胜利后,钱女士作为证人出庭为法肯豪森辩护,也使得法肯豪森得到了比利时人民的宽恕。他仅仅被象征性关押了三周就被释放。1966年,这位传奇将军在黑森病逝。
冯·霍夫曼将军以法肯豪森为原型
2002年,钱秀玲女士与法肯豪森将军合作拯救比利时人的这段往事被冠以《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电视剧搬上了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