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华北地区一直流传着春分烙春饼传统,在春分这天,一大早就要烙上一大篮薄如蝉翼的春饼,卷上炒好的合菜,叠成春卷吃。这类烙好的春饼能从中间揭开,业内也称为“一鼓两盖”。那样,春饼和面怎么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取面粉300克,添加90克的沸水(90度以上),分3-5次倒进面粉中,拿筷子拌和成棉絮状。
2.再倒入60克的冷水,再度拌和,先开水后凉水,次序不必弄错。
3.合成面糊后,静放一盘醒二十分钟即可,春天的室温正适宜,不必再盖上一层保鲜袋。
4.醒面好面糊后,把它揉匀相等的小面剂,再撒点粉剂上来,避免沾粘在面板上。
5.用擀面杖,擀成薄饼,6张组成一组。
6.每张都均匀的刷过一层植物油。
7.每一组折成一堆,逐层先后码放上来即可。
8.再度用擀面棍辗压几回,擀成薄皮,面皮展开的面积比原来大上3-5倍即可。
9.锅里不放油,将面皮铺入锅底,用小火加温,等候成形取下,每张饼皮的烘烤时长大约1分钟。
11、趁热揭开即可。
11、烙春饼成功的标志是:两个圆饼胚中间抹油,随后擀成厚约0.2厘米的薄饼,下锅烙制的过程中会从中间凸起,业界称为“一鼓两盖”,一张能够分为2张春饼。
以上就是春饼和面怎么做的相关内容。